快捷搜索:  

【生机满满中邦年】逐“绿”而行“碳”新途

"【生机满满中邦年】逐“绿”而行“碳”新途,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

2023年,围绕“双碳”目标,安徽立足资源禀赋,以厚植生态底色、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为重点,加快构建以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型能源体系。春节特别节目《活力满满祖国年》,今天(Today)带您一起领略安徽在能源新路上的绿色探索。

本台记者 刘明轩

过去的一年,宏观地说,江淮大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具体地看,新能源汽车(Car)、新型家电让生活(Life)变得更加便捷、美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说到这,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绿色能源新物种,它就是阳光电源刚推出的新一代大型储能系统PowerTitan2.0,这也是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

研发单体储能规模达10兆瓦时,也就是充放电1万度的大型储能设备,是2023年年初,以蔡壮为“领头雁”的研发团队就立下的新目标。当时,就安徽的储能产业来说,虽有产业规模、产业链技术优势,但跟国内外市场一样,也同时存在着“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提升难度大的瓶颈。

阳光电源新一代大型储能系统研发团队 负责人 蔡 壮

简易上来看,是一个大的充电宝,但是它在整个技术领域上,其实门槛非常高,解决的是我们(We)整个电网阻塞、新能源渗透、新能源并网的一系列问题。

摆在蔡壮和他的团队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提高单位体积电池包的储能密度,让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存储更多的电。

阳光电源新一代大型储能系统研发团队 成员 徐 波

设计过程中,有硬件、有电器件、有结构这些功能需求,如何把这几个融合到一起,让它采用最小的空间,这对我们(We)造成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历经十几次的方案尝试,上千次的设计调整,设计团队最终敲定了“电池单元+充放电单元”集成式设计方案,达成了电池包“瘦身增肌”,能量密度达到了340千瓦/立方米,充放电功率达到5000千瓦,这两项指标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密度、速度上去了,而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

阳光电源新一代大型储能研发中心成员方 日

两个小时的充放电过程中,它产生的发热量基本上会在200千瓦以上,面对这么大的发热量,电池在充放电这个过程当中,如何保证电池良好的散热,这个是一个关键的设计问题。

对此,研发团队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电池单元、充放电单元全液冷的散热方案,比起过去的风冷方式,这相当于把风扇换成了空调,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应用范围。目前(Currently),阳光电源这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以及东南亚、非洲、北欧等多个我国和地区。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 副总裁 徐清清

通过2023年这一年的艰苦努力(Effort)、不懈地奋斗,也锻炼了我们(We)团队,同时也让我们(We)坚定了我们(We)在储能赛道能作出更大的成绩,为我们(We)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安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37万千瓦,同比增长334%,三峡阜南、上电金寨、皖能淮北等5座百兆瓦以上储能电站建成并网,这也为大规模发展光伏、风电,解决了电能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

请检查坛城风电3805装机状态。

一切正常!

好的,收到。

过去的一年,对于创下风机塔架最高、单机装机容量最大两项安徽风电记录的华润蒙城坛城风电场小伙子们来说,也是个活力满满、收获满满的一年。农历新年前夕,总计18台风机、装机容量10兆瓦的风电场,正式迎来达成了并网发电的时刻。

华润新能源亳州市蒙城县坛城风电场 负责人 祖家伟

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个风电场平均每年可发绿色电力2.7亿度,相当节约燃煤8.5万吨,能够为如期达成“双碳”目标做点贡献,付出再多的努力(Effort)也是值得的。

包括今年(This Year)春节在内,风电场安装巡检工段全林,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东北老家过年了。去年一年,从塔架建设到风电大构件吊装,从发电机组调试到并网试运行......他和队友们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争取项目早日建成运营。

华润新能源亳州市蒙城县坛城风电场 员工 段全林

去年是因为在建设期,今年(This Year)是刚并网,为了保证现场的安危稳定运行,虽然没有看着自家的灯火,但是成就了万家的灯火,所以说还是感到非常地欣慰!

逐“绿”而行,向“新”而生。过去的一年,安徽生态环境再次交出优异的成绩单。其中,PM2.5平均浓度再降0.3个百分点,一年下来,超过300天的空气是优良的;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90.2%,江豚、野外扬子鳄添丁增口。

人工栽下28.2万亩新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0.2%,超过世界公认的良好标准;3.8万个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家门口”环境问题得到整治,老百姓生态获得感满满当当、实实在在。

蚌埠市水利局副局长 胡林崔

(靓淮河)项目实施后,淮河主河道宽度拓展至500米,洪水下泄能力明显增强,两岸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淮河水质也明显改善,焕发出勃勃生机。

宣城宁国市霞西镇石柱村 林农 曾双涛

2024年,我们(We)将继续深化林改,推进“小山变大山”的进程,提升炭汇能力,开发打造文旅项目,使林业产业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Farmer)收入,达成生态富民。

亳州市发展和变革委员会 主任 闫文昭

(2023年)获批我国碳达峰试点城市,对亳州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We)将高质量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合肥 市民 马标

现在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给我们(We)的生活(Life)带来了更多的幸福(Happiness)感。新的一年里希望(Hope)身边每一个人都能从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垃圾分类这些小事情做起,继续为我们(We)的生态保护,贡献出我们(We)每个人的力量。

祖国工程院 院士 俞汉青

安徽省非常重视生态强省(建设),随着我们(We)安徽省众多好的国策的实施,发挥这些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生态环保产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好机会,助力我们(We)安徽的绿色经济(Economy)转型。

【活力满满中国(China)年】逐“绿”而行“碳”新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973) 踩(17) 阅读数(9822)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